当前位置:主页 > 美容 > 妆容 > 正文

这10个女人化妆史,最常被模仿的可能就要数赫本和梦露了


导语 这10个女人化妆史,最常被模仿的可能就要数赫本和梦露了...

  为了美丽,果然付出的代价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在大家普遍印象里,最常被模仿的可能就要数赫本和梦露了。

豆瓣日记: 这10个女人,影响了化妆史

  我们想让自己看起来像心中最爱的偶像、明星、模特或是歌手,其实都在向外部世界表达自我,展示自己属于某个群体。

  不过讲真,模仿偶像妆容着实不是新鲜玩意儿。早在20世纪初,电影和杂志就催生出了这股模仿热潮,在过去十年中这股潮流达到了狂热的巅峰,不管你是浏览网页、观看视频、还是经过杂志展架,“跟着明星学化妆”的标题都会映入眼帘。

  纵观时尚美妆行业这些年的发展,诞生过无数偶像,甚至是缪斯级的明星。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下其中非常有影响力的10位,看看她们经典形象和对彩妆史的影响。

  第一位

  奥黛丽·赫本 Audrey Hepburn

  「赫本头」「小鹿眼」「大浓眉」

豆瓣日记: 这10个女人,影响了化妆史

  《罗马假日》定义了赫本余生的个性和天赋,影片中那个无拘无束的公主让理发师给她剪了新发型,从此这个不失女性优雅的中性造型就被一代又一代的女性影迷称为‘赫本头’。”如果《罗马假日》把赫本塑造成一个瞪着小鹿般的圆眼、带着一丝假小子气的公主,那么在《蒂凡尼的早餐》中,她扮演的脆弱、美丽的霍莉·戈莱特丽则进一步巩固了她作为20 世纪伟大偶像的地位。

  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赫本一直与一位意大利化妆师阿尔贝托·德·罗西(Alberto de Rossi)合作。德·罗西被认为创造了赫本的经典眼妆,在赫本之子肖恩(Sean)的描述中,整个眼妆画起来非常耗时,需要上一层又一层的睫毛膏,并用针把每一根睫毛都分开。“我记得他去世的时候,母亲痛哭不止,好像自己的兄长去世了一样,她说自己再也不想工作了。”

  与20 世纪50 年代时相比,赫本60 年代的妆容发生了不小的变化。50 年代时,她的眉毛被眉笔描得很粗,非常醒目,此外,她使用的基本是红色唇彩;而到了60 年代,她的眼妆基本保持不变,还是标志性的小鹿般的圆眼,但眉毛却淡了很多,唇彩也变成了浅浅的桃粉色,这是当时典型的妆容。

  第二位

  玛丽莲·梦露 Marilyn Monroe

  「恰到好处的性感」「水润健康的气色」

豆瓣日记: 这10个女人,影响了化妆史

  梦露是性感美女中的极品,不过她并非生来如此。正如摄影师弥尔顿·H . 格林(Milton H.Greene)所说:“别妄想早晨起床后只是洗把脸、梳个头,出门时就能有玛丽莲·梦露的风采。她可精通美容业中的所有秘诀。”

  从原名诺玛·简(Norma Jeane)的普通少女到如今众所周知的性感影星玛丽莲·梦露的三个关键步骤中,第一个就是给头发染色。1952年,她以淡金发女郎的形象出演霍华德·霍克斯(Howard Hawks)的电影《妙药春情》(Monkey Business)。第二个关键步骤发生在1950 年,梦露在那一年进行了鼻子和下巴整形手术。好莱坞整形医师迈克尔·古尔丁(Michael Gurdin)的办公室记录曾于2013 年被公开拍卖,将梦露整形一事公之于众,证实了此前的传闻。而她和彩妆师艾伦·惠特尼·斯奈德(Allan Whitey Snyder)的相识则成为第三个关键时刻。

  好莱坞演员,尤其是女演员的美貌保质期不长,梦露和斯奈德都知道,青春容颜是行走于好莱坞的护身符。斯奈德为梦露打造的妆容无一不透露出“健康好气色”的信息,同时保证她在任何镜头里都能散发光芒。珊瑚色的脸颊、水润光泽的唇彩、假睫毛和轻盈粉底——这些元素符合大众商业对代表战后美国梦时期女性形象的幻想,并通过电影院的银幕将健康、朝气和被掌控得恰到好处的性感传递给所有观众。

  第三位

  黄柳霜 Anna May Wong

  「第一位华人好莱坞明星」「标志性的齐刘海和秀发」

豆瓣日记: 这10个女人,影响了化妆史

  黄柳霜出生在美国洛杉矶唐人街郊区,是好莱坞首位美籍华人影星。1921 年,黄柳霜从学校毕业后成为职业演员,她拥有标志性的齐刘海和光亮秀发(毫无疑问这来源于她的华裔血统,虽然她是美国人),扮演的多为妖艳角色。身在好莱坞的黄柳霜因为种族歧视而倍感沮丧,她能拿到的角色通常只是反派,所以当1928年机会来临的时候,她便迫不及待地搬去了欧洲。

  黄柳霜在欧洲的生活和演艺工作相较美国都更加自由独立,她受到了欧洲人民的欢迎,还引发了使用粉底来实现和她一样的完美肤色的风潮。1931年,黄柳霜重返好莱坞,和玛琳·黛德丽联袂出演电影《上海快车》(Shanghai Express)。但当米高梅电影公司次年为《龙的女儿》(The Son-Daughter)的女主角Lien Wha选演员时,却以“黄柳霜太过中国化”的理由让该角色花落别家。据说,当时当地的种族歧视让本应该大红大紫的黄柳霜一直无法迎来事业的高峰,但这丝毫不影响她作为先驱的传奇地位。她对彩妆界也产生了持续性的影响,美国时尚设计师安娜·苏(Anna Sui)2014年秋冬大秀妆容和发型的灵感就来源于黄柳霜。

  第四位

  约瑟芬·贝克 Josephine Baker

  「世界上第一个黑人超级女明星」「油亮的波波头」

豆瓣日记: 这10个女人,影响了化妆史

  作为民权运动家、舞者、歌手和演员,约瑟芬·贝克(Josephine Baker)是爵士时代独一无二的代表。贝克光亮顺垂的波波头、烟熏眼妆和深色口红,活脱脱就是一个现代的轻佻女郎。

  贝克出生于美国,在美国无人喝彩的深肤色却在巴黎饱受推崇,美容护肤相关的活动和产品代言接踵而至。她出现在巴黎全城的广告牌上,为一款名叫Baker-Fix的润发油做广告,赫莲娜·鲁宾斯坦向消费者保证,她的Valaz睡莲润体乳将为你带去“约瑟芬·贝克一般的身体”。从香奈儿处兴起的美黑风潮也深得贝克的喜爱,她曾担任香奈儿Riviera 化妆品套装的海报女郎。海明威形容她是“有史以来最能引发轰动的女性”。除了法国人民的认可和众所周知的自由言论,贝克还不断推广美白肌肤的产品,她用柠檬汁涂抹皮肤,在山羊奶和漂白溶剂的混合液中沐浴。旅行和巡演不断的贝克仍然定居法国,并把后半生奉献给了人权事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贝克以卧底的身份为法国的抵抗做出了贡献。贝克去世时在法国下葬,成为首位接受军人葬礼的美国女性,法国人以此表达对她为第二故乡做出贡献的无限尊敬。

  第五位

  伊丽莎白·泰勒 Elizabeth Taylor

  「天生双层睫毛」「埃及艳后式眼影」「创名人香水先河」

豆瓣日记: 这10个女人,影响了化妆史

  她的美貌、紫罗兰色的眼睛和8次婚姻(其中包括和理查德·伯顿的2次)和演技一样著名,这就是1932 年出生在英国伦敦的伊丽莎白·罗斯蒙德·泰勒(Elizabeth Rosemond Taylor)。当9岁的泰勒拍摄电影《灵犬莱西》(Lassie Come Home)的时候,合作的演员罗迪·麦克道尔(Roddy McDowall)曾说:“电影开拍的第一天,剧组的人看了泰勒一眼就说:‘把这个丫头从片场弄出去——眼妆太浓,睫毛膏太重。’泰勒被匆忙带走,他们用一块湿布揉擦她的眼睛,想卸掉睫毛膏。他们很快发现泰勒根本没有涂睫毛膏,而是比常人多长了一层睫毛。除了生来注定要成为银幕巨星的女孩外,谁还会有两层睫毛?”

  当时许多在好莱坞演戏的当红女演员在一开始会向化妆师取经,然后自己化妆,因为没有人比她们自己更了解她们的脸。在那之后,她们渐渐掌握了主动权,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的妆容,或者与化妆师合作。泰勒也是如此:虽然年纪稍长之后才开始化妆,她对化妆却有着浓厚的兴趣。2011 年和设计师迈克尔·科尔斯(Michael Kors)的一场采访中,泰勒描述了她经常给自己理发和化妆的场景。令人惊叹的是,化妆师阿尔贝托·德·罗西因为背部手术告假,泰勒甚至需要自己动手完成她最传奇的银幕形象“埃及艳后”的妆面。伊丽莎白·泰勒在1963 年上映的《埃及艳后》(Cleopatra)中的造型,让颇为夸张的埃及式眼影在流行文化中形象更为鲜明,一直延续至今。

  名人推出香水系列在如今可算稀松平常,不过在泰勒的年代由她首开先河,她也被称为“明星香水之母”。她的首款Passion(激情)香氛于1987年推出,不过White Diamonds(白钻)才是她最出名的作品(她对钻石的喜爱人尽皆知,如此命名恰如其分),这款香水于1991 年和伊丽莎白·雅顿联合推出,在泰勒去世时市值2亿美元。

  第六位

  崔姬 Twiggy

  「金色短发」「下眼睫毛妆」

豆瓣日记: 这10个女人,影响了化妆史

  如果说有人以活泼好动、天真无邪的造型席卷了时尚圈,那这个人无疑是崔姬。原名莱斯莉·霍恩比(Lesley Hornby)的崔姬1949 年出生于伦敦西北部的尼斯登,虽然因为身材瘦削而被嘲笑,她心中依然藏着一个模特梦。

  崔姬在时尚明星发型师伦纳德(Leonard)的精心改造下留起了斜分的短发,头发染成了金色,摄影师巴里·拉泰甘(Barry Lategan)随后给她拍摄了一张面部特写照片,而这张照片开启了崔姬的时尚事业。《每日快报》(Daily Express)的时尚版记者发掘这张照片时曾评价说,她拥有“一张能够代表1966 年的脸”。巴里·拉泰甘描述照片的拍摄过程时曾说:“一头短发、画出下眼睫毛的崔姬来到拍摄地点,坐在我的镜头前,让人感到非常惊艳。”

  在当时没有任何时尚化妆师的情况下,模特们在拍摄前要自己给自己化妆。从崔姬的第一批照片中可以看出,她的化妆技巧相当了得:眼线描画得堪称完美,妆容也颇具个人风格。浓重的眼线和接近肤色的唇彩(鉴于当时市场上的口红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遮瑕霜或遮瑕棒就被用来让嘴唇显得苍白)透露出浓浓的60 年代的英伦复古风。复杂的眼妆是妆面的重点,她在眼睑上涂白色或浅色的眼影,沿着上睫毛勾勒出黑色的眼线,再沿着眼眶勾勒线条,让眼睛显得又大又圆。在皮肤上画出的下眼睫毛让崔姬的妆面与众不同。比芭的创始人芭芭拉·胡兰妮奇曾经告诉我,崔姬是当时这样做的第一人。下内眼线或是不画,或是用白色的眼线笔勾勒,进一步突显眼睛的大、圆和天真感。这可不是早上可以搞定的快手妆容,整个过程据说得花上一个半小时才能完成。



相关专题:


大家都在看
收藏 首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