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老人喜欢在长椅上发呆
天刚蒙蒙亮,公园的长椅就热闹起来,头发花白的老人们带着马扎、保温杯,往长椅上一坐,能待到日头偏西。年轻人路过总纳闷:家里沙发软和,空调凉快,为啥非得在这儿耗着?
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屋里太憋闷了,电视节目翻来覆去重播,遥控器按来按去找不到想看的。长椅不一样,头顶是开阔的天,眼前树影晃动,风里飘着早点摊的香气。偶尔几只麻雀蹦跶着找食,落在脚边啄面包渣,这鲜活劲儿,比电视里的画面有趣多了。
坐久了,回忆就跟着冒出来,偶我们镇上的张奶奶总望着路口出神,那里新开的奶茶店,以前是孙子最爱去的文具店。记得孙子每天放学都要在这儿买铅笔橡皮,举着新买的卡通贴纸,笑得露出豁牙。现在孙子去外地上学,好久没回来了,这些画面成了她心里最暖的角落。

长椅还是老人们的 “小世界”,张奶奶平时话不多,可有人路过问声好,他能唠上半天。晨跑的年轻人问问天气,带娃的宝妈夸夸他养的鸟,几句家常话,就让日子有了温度。就算不说话,听着周围的人声、车声,也比一个人在家待着踏实。
等到夕阳把长椅染成金色,老人们才慢悠悠起身,捶捶发麻的腿往家走。明天太阳照常升起,他们又会准时出现在这儿。这看似发呆的时光,藏着他们对生活的眷恋,对过去的怀念,还有对平凡日子里细碎温暖的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