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 50 岁往上,身体机能跟年轻时比,确实有了些变化。这时候,好多人就琢磨,还能不能练深蹲这动作呢?毕竟深蹲在健身圈挺火,对身体好像好处不少,可又担心岁数大了,练起来不安全,或者没效果。别纠结,小编这就跟大伙一起聊聊50 岁以上练深蹲吧!
50岁以上可以练深蹲吗
50 岁之后,身体的肌肉量会慢慢减少,肌肉力量也不比从前,骨骼密度可能有所下降,关节灵活性、柔韧性变差,心肺功能也没年轻时那么强劲了。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就不能练深蹲。适度的深蹲练习,能刺激肌肉生长,有助于减缓肌肉流失速度,让腿部、臀部肌肉更紧实,进而给骨骼提供更好的支撑,预防骨质疏松。虽说关节灵活度不如以往,但只要动作规范,深蹲对关节的压力可以控制在安全范围,还能通过锻炼增强关节周围组织,提升关节稳定性。心肺功能也能在循序渐进的深蹲训练中得到一定锻炼,慢慢提高耐力。

一方面,增强下肢力量。日常生活里,走路、上下楼梯、搬东西啥的,都离不开下肢力量。经常练深蹲,能让大腿、小腿肌肉更有力,走起路来稳稳当当,减少摔倒风险。像有些老年人,腿脚没劲儿,不小心摔一跤,后果可能很严重,练深蹲就能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改善身体姿态。岁数大了,不少人弯腰驼背,体态不好看。深蹲能锻炼到核心肌群和背部肌肉,帮助挺直腰背,调整身体姿态,人看起来更精神。而且,适度深蹲带来的肌肉运动,还能促进身体血液循环,让身体各部位供血更顺畅,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双脚要分开与肩同宽或略宽一点,脚尖稍微向外打开,大概 15 - 30 度,这样能保证下蹲时身体平衡,也让膝盖受力更合理。下蹲的时候,腰背必须挺直,收紧核心,想象肚子前面有块板子在顶着,千万别弓背弯腰,不然压力全集中在腰椎,容易受伤。膝盖要朝着脚尖方向弯曲,但千万别超过脚尖,这能保护膝盖不承受过多压力。下蹲深度,刚开始练,不用追求太低,大腿与地面平行就行,随着力量提升,再慢慢增加下蹲幅度。起身时,靠腿部和臀部肌肉发力,稳稳地站直,别借助惯性猛地起身,整个过程节奏要平稳。
刚开始,一周练 2 - 3 次就行,给身体足够时间恢复。每次先做 10 - 15 个深蹲为一组,一共做 2 - 3 组,组间休息 1 - 2 分钟,让肌肉缓一缓。练上一两个月,如果感觉身体适应了,再慢慢增加组数到 3 - 4 组,每组个数加到 15 - 20 个。要是练的过程中,觉得某个强度吃力,千万别硬撑,保持原强度多练几次,等身体条件允许了再进阶。另外,也可以把深蹲和其他简单运动,像散步、手臂伸展运动结合起来,每周安排几天不同的运动组合,全面锻炼身体,又不会太累。

训练前,一定要充分热身,像活动手腕、脚踝,转转腰,快走几分钟,让身体热起来,关节活动开,降低受伤风险。训练场地要安全,地面不能太滑,周围别有障碍物,防止摔倒。要是本身膝盖、腰部有旧伤,或者有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毛病,练之前最好咨询下医生意见,看能不能练,怎么练合适。穿的鞋子要有足够支撑和缓冲,保护脚部和膝盖。练完后,别忘了拉伸,重点拉伸大腿前侧、后侧,还有臀部肌肉,缓解肌肉酸痛,让肌肉恢复弹性,为下一次训练做好准备。
有些 50 岁以上的朋友,一开始练深蹲,心里会犯嘀咕,怕自己做不好,或者担心练了也没啥用。这时候,得给自己打打气,别把目标定太高,一步步来。每次完成一组训练,就给自己点鼓励,看到身体慢慢有变化,比如腿更有力了,体态好了,信心就足了。要是实在没底,可以找个健身伙伴,一起练,互相监督、鼓励,有问题还能交流,让健身过程更轻松愉快,也更能坚持下去。
结语:
这下大伙清楚了吧,50 岁以上完全可以练深蹲,只要了解自己身体机能变化,掌握正确动作,制定合理计划,注意安全防护,做好心理调适。深蹲能给这个年龄段的朋友带来不少好处,提升身体素质,改善生活质量。别再犹豫,动起来,让自己的身体越活越年轻,要是觉着这些知识有用,别忘了分享给身边同龄的朋友,大家一起健康前行。